当前位置:
-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往期栏目 > 武平县聚力建设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主题新闻发布会
武平县聚力建设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主题新闻发布会
-
记者2017年4月,国台办在武平县定光佛文化园区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开启了武台交流新局面,举办了多场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闽台交流活动,请问修光华主任,近年来在发挥交流基地作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方面有哪些思路与举措?
-
武平县委台办主任修光华武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我县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作用,拓展平台建设,持续培育“海峡客家”品牌,丰富两岸融合发展内容,推动武平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n\n 一、阶段性成效\n\n (一)融合发展平台建设逐步拓展延伸,“海峡客家”品牌不断做大\n\n 2017年,武平定光佛文化园区成功申报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现逐步形成“一心三区”的融合发展格局,持续弘扬定光文化。2022年,武平县抢抓机遇,首期投资3.3亿元,全力打造展现两岸“宗亲”“根亲”“姓氏”文化为重点的明清古建群落——百家大院项目,拓展延伸两岸交流新平台。\n\n (二)融合交流活动日益活跃,示范区建设成效初步凸显\n\n 1、人文交流频次增多。一是积极发挥定光文化两岸交流作用,2011年以来,已经举办了八届海峡两岸定光文化节;二是主动对接省直部门,今年承接举办了第十六届海峡百姓论坛·龙岩(武平)分论坛活动;三是鼓励姓氏宗亲交流往来,近年来,共指导武平钟氏、饶氏宗亲会等举办两岸宗亲春节团拜、清明祭祖、中秋恳谈等10余场次闽台交流活动;四是为两岸青年交流牵桥搭线创造平台,2014年以来,共举办了三届海峡两岸青年骑行活动。两岸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增进了两岸同胞感情。\n\n 2、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积极组织在武台胞台商参加6.18、9.8、11.8等招商平台,同时邀请台湾新党主席、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等团体来武考察交流,通过“以商引商”等方式吸引更多台资企业来武投资兴业。截至目前,先后引进12家台资企业,其中福隆电子(龙岩)有限公司、龙岩麦科斯(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总投资5000余万元,年产值3000余万元,实现年税收收入400余万元,解决当地就业人数500余人,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共赢。\n\n 下一阶段主要思路\n\n (一)进一步拓展平台建设。一是争取省级以上对台研究机构在武平设立分支机构;二是继续主办或承办重大两岸交流活动,实现以情促融。\n\n (二)进一步细化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包含人才引进、就业创业、就医就学等方面,实现更多台青、台商来武融合发展。\n\n (三)进一步做大品牌效应,持续推动示范区建设。
-
记者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请问刘俊文局长,武平县近年来在深化林改方面有哪些举措,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何作用?
-
武平县林业局局长刘俊文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武平是“全国林改第一县”,我们始终牢记嘱托,与时俱进推动林改再出发,接续作答“林改六问”,做好林文章,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武平老区、林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好地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n\n 武平县近年来深化林改的主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n\n 一是健全完善“三权分置”,激活林地资源。推行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稳定所有权、推动承包权有偿退出、搞活经营权,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林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重点鼓励扶持经营权流转。目前,办理了2417本林地经营权证,面积31.3万亩。\n\n 二是着力采伐制度改革,优化林木管理。2021年实施主伐年龄下调采伐制度改革,2023年实施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采伐制度改革试点,并上升为国家决策。全县共办理享受政策林木采伐许可证份数703份,采伐蓄积18.29万立方米。今年实行人工商品林按面积批准林木采伐,实现林木采伐自主经营。\n\n 三是深化绿色金融服务,搞活森林经营。全省首个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完成3.0版建设,已成功放款3625笔、累计放款7.81亿元。2024年6月,龙岩林票在武平首发,打通了林业资源资产化渠道,助力林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签约引进全省首个普惠型林业碳汇合作开发项目,切实把森林碳库转化为增收钱库,实现林业发展有钱投。\n\n 四是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盘活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民营林场、股份制林场,建立以场带村联户合作发展机制,提升林地面积蓄积量和林业经营科学化水平。目前,全县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352家,其中千亩以上民营林场287家、林业专业合作社68家,加快林业产业发展。\n\n 五是探索数字科技赋能,推动智慧林业。2024年1月,上线发布了全国首个数字林业综合平台e林通,借助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整合林业、自然资源(不动产)、金融等部门资源,集成“天网”“地网”“人网”模块,实现涉林资源中心化、林权落界数字化、碳权登记标准化、生态资源价值化。\n\n 我们持续深化林改,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以下几方面作用:\n\n 一是厚植了生态底色。2021年以来,完成植树造林8.7万亩,森林抚育21.6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3.4万亩,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3.7万亩,与2001年比森林覆盖率提了2.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提了2.1倍。\n\n 二是壮大了林业产业。全县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281家,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91个,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60.48万亩,2023年实现林业总产值94.65亿。现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市龙头企业16家,真正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n\n 三是撑起了林农腰包。林改推动武平林农致富、林业发展、林区稳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2023年,捷文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15元,比林改前的2001年增长了19.5倍,武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n\n 下一步,我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三多”改革系统集成试点县为契机,聚焦“护林”重点,增长“护绿”数量,提升“增绿”质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力争取得新成效。
-
记者环千鹭湖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试验区“五朵金花”建设是武平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水秀林美村庄净,人和业兴思想新”美丽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请问蓝开金局长,我们建设的初衷是什么?具体的举措是什么?
-
武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蓝开金好的,感谢你的提问!我们建设的初衷是:近年来,武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保护好绿水青山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在保护好“青山”方面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环千鹭湖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试验区是武平县传承弘扬“林改经验”,在保护好“绿水”方面新尝试,着力探索建设武平林改升级版的水秀“试验田”。试验区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落实省委“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和市委“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的总体要求,以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着力打造“主客共享、舒适温暖”的宜居地,旅居武平的核心区。\n\n 具体的举措:概括为“精、活、实”三个字。一是坚持“精”的理念抓项目。在资金上精打细算。在资金上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强化项目策划,并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策划2023—2025年项目63个。“古韵中山・润泽移民”移民后扶示范区项目通过竞争性答辩脱颖而出,获得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2295万元。在项目上精雕细琢。明确每个项目责任人、完成时限、工作标准、考核办法,动员年轻干部30多人报名参加重点项目建设,清单化压茬式推进,确保项目精准高效实施。策划2023—2025年实施子项目63个,总投资额9.76亿元,截至目前,开工44个,完工24个,完成投资额4.57亿元。在效益上精益求精。优化资金投向,向全产业链发展、产业集聚发展、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倾斜,项目库中产业项目占比57%(36个占63个)。如,阳民村创新“农旅融合市场主体+集体经济+产业链建设”的模式,近年来投入农文旅融合项目16个2129万元,预计可增加村财20万元。二是运用“活”的思维促振兴。首先是工作思路“活”。突出“3个坚持”,做好“3个植入”,实现“3大转变”的“333”乡村振兴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武平乡村振兴“实践地”“样板村”,做到“一村一规划”“村村有特色”。其次是培育产业“活”。以做强一产、培优二产、激活三产为目标,促进产业接二连三。试验区内种植百香果、紫灵芝、盘菜等5800多亩,培育田甜、优轩等精深加工企业5家,“水墨阳民”农文旅融合人才驿站1个,带动全产业链超1000人就业。再一个是文旅融合“活”。依托“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千鹭湖 4A 级景区,以骑游步道为轴线,中山河两岸为两翼,挖掘中山历史文化名镇、百家大院、丹井温泉等资源,做好“生态游、骑游、文旅游、康养游”文章。2024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预计实现文化产值25亿元。三是深化“实”的举措惠民生。在抓村庄环境整治方面,每年投入150多万元用于保洁工作,深入开展清洁家园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实行水陆保洁一体化。在抓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加快补齐试验区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有序推进树德桥改建工程,千鹭湖西大门至阳民段、太平至中山大桥道路连接线实现“白改黑”,极大方便群众出行。在抓公共服务改善方面,稳步提升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保障水平,新建成公益性骨灰堂、日间照料中心和长者食堂、幸福院等,投入532万元用于试验区特困人员供养和城乡低保救助。
-
记者今年6月,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等工作南平现场会上武平就打造县域重点产业链做典型交流发言,请问李开东局长,在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方面武平县有哪些经验做法?
-
武平县工信科技局局长李开东好的,感谢你对武平县域重点产业的关心关注!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武平县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情况。\n\n 近年来,武平县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以及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连的优势,2019年正式把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原则,聚焦平板显示、LED显示与照明、印刷电路板三大板块,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显产业集聚区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n\n 接下来,我来谈一谈武平县新显首位产业发展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由优到聚、由聚成势的几点体会。\n\n 一是通过精准化招引,实现“从无到有”。坚持高位谋划。成立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指挥部和产业发展研究院,聘请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等17位专家学者为智库专家,编制《武平县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规划》。健全招商机制。每年集中攻坚十个新型显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修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契合武平发展方向的新型显示高质量项目。\n\n 二是通过多维度培育,实现“从有到优”在“建链”上,注重发挥专家智库咨询作用、专班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不贪大求洋,追求“小而好”;在“补链”上,盯紧目标企业,补充式、填空式引进上中下游企业;在“强链”上,积极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生态合作关系,增强与行业头部的“协同粘性”等待机会。目前,新显规上工业企业4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瞪羚”企业6家。\n\n 三是通过系统化建设,实现“由优到聚”。我们打造产业聚集地,建设新显产业园,引导县内配套产业深化合作,促成70多家县内企业相互配套,提高区域配套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我们集约物流资源,建设物流产业园,培育深圳、东莞、福厦泉等6条物流专线和8家规上物流企业,货运成本降低30%—40%。我们提升集成服务,建设多功能新型显示检测中心,建成全国首个县级“新显产业大脑”。\n\n 四是通过全方位保障,实现“由聚成势”。针对新显产业高技术、高资本的特性,建成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让企业“拎包”入驻。针对新显产业账期长的特性,设立产业基金,推出应收账款质押担保等措施。针对疫情后订单多利润薄的波动问题,开展“供需赋能 助企强链”供需对接“手拉手”和“跑市场抢订单”系列活动。\n\n 下一步,武平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周祖翼书记来武平调研关于“打造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武平示范”指示精神,坚持发展新显首位产业不动摇,逐步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光学材料—显示面板—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的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访谈已结束,访谈提交已关闭!
欢迎市民在访谈直播过程中积极参与提问,如果由于时间关系无法现场回答您的提问,我们将在一周后联系您,对留言进行详细反馈。
友情提示:加"*"的为必填项
友情提示:加"*"的为必填项
- 昵称:
- 记者
- 内容:
- 2017年4月,国台办在武平县定光佛文化园区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开启了武台交流新局面,举办了多场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闽台交流活动,请问修光华主任,近年来在发挥交流基地作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方面有哪些思路与举措?
- 回复内容:
- 武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我县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作用,拓展平台建设,持续培育“海峡客家”品牌,丰富两岸融合发展内容,推动武平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一、阶段性成效 (一)融合发展平台建设逐步拓展延伸,“海峡客家”品牌不断做大 2017年,武平定光佛文化园区成功申报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现逐步形成“一心三区”的融合发展格局,持续弘扬定光文化。2022年,武平县抢抓机遇,首期投资3.3亿元,全力打造展现两岸“宗亲”“根亲”“姓氏”文化为重点的明清古建群落——百家大院项目,拓展延伸两岸交流新平台。 (二)融合交流活动日益活跃,示范区建设成效初步凸显 1、人文交流频次增多。一是积极发挥定光文化两岸交流作用,2011年以来,已经举办了八届海峡两岸定光文化节;二是主动对接省直部门,今年承接举办了第十六届海峡百姓论坛·龙岩(武平)分论坛活动;三是鼓励姓氏宗亲交流往来,近年来,共指导武平钟氏、饶氏宗亲会等举办两岸宗亲春节团拜、清明祭祖、中秋恳谈等10余场次闽台交流活动;四是为两岸青年交流牵桥搭线创造平台,2014年以来,共举办了三届海峡两岸青年骑行活动。两岸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增进了两岸同胞感情。 2、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积极组织在武台胞台商参加6.18、9.8、11.8等招商平台,同时邀请台湾新党主席、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等团体来武考察交流,通过“以商引商”等方式吸引更多台资企业来武投资兴业。截至目前,先后引进12家台资企业,其中福隆电子(龙岩)有限公司、龙岩麦科斯(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总投资5000余万元,年产值3000余万元,实现年税收收入400余万元,解决当地就业人数500余人,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共赢。 下一阶段主要思路 (一)进一步拓展平台建设。一是争取省级以上对台研究机构在武平设立分支机构;二是继续主办或承办重大两岸交流活动,实现以情促融。 (二)进一步细化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包含人才引进、就业创业、就医就学等方面,实现更多台青、台商来武融合发展。 (三)进一步做大品牌效应,持续推动示范区建设。
- 昵称:
- 记者
- 内容:
- 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请问刘俊文局长,武平县近年来在深化林改方面有哪些举措,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何作用?
- 回复内容:
-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武平是“全国林改第一县”,我们始终牢记嘱托,与时俱进推动林改再出发,接续作答“林改六问”,做好林文章,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武平老区、林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好地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武平县近年来深化林改的主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完善“三权分置”,激活林地资源。推行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稳定所有权、推动承包权有偿退出、搞活经营权,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林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重点鼓励扶持经营权流转。目前,办理了2417本林地经营权证,面积31.3万亩。 二是着力采伐制度改革,优化林木管理。2021年实施主伐年龄下调采伐制度改革,2023年实施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采伐制度改革试点,并上升为国家决策。全县共办理享受政策林木采伐许可证份数703份,采伐蓄积18.29万立方米。今年实行人工商品林按面积批准林木采伐,实现林木采伐自主经营。 三是深化绿色金融服务,搞活森林经营。全省首个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完成3.0版建设,已成功放款3625笔、累计放款7.81亿元。2024年6月,龙岩林票在武平首发,打通了林业资源资产化渠道,助力林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签约引进全省首个普惠型林业碳汇合作开发项目,切实把森林碳库转化为增收钱库,实现林业发展有钱投。 四是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盘活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民营林场、股份制林场,建立以场带村联户合作发展机制,提升林地面积蓄积量和林业经营科学化水平。目前,全县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352家,其中千亩以上民营林场287家、林业专业合作社68家,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五是探索数字科技赋能,推动智慧林业。2024年1月,上线发布了全国首个数字林业综合平台e林通,借助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整合林业、自然资源(不动产)、金融等部门资源,集成“天网”“地网”“人网”模块,实现涉林资源中心化、林权落界数字化、碳权登记标准化、生态资源价值化。 我们持续深化林改,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是厚植了生态底色。2021年以来,完成植树造林8.7万亩,森林抚育21.6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3.4万亩,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3.7万亩,与2001年比森林覆盖率提了2.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提了2.1倍。 二是壮大了林业产业。全县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281家,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91个,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60.48万亩,2023年实现林业总产值94.65亿。现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市龙头企业16家,真正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 三是撑起了林农腰包。林改推动武平林农致富、林业发展、林区稳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2023年,捷文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15元,比林改前的2001年增长了19.5倍,武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下一步,我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三多”改革系统集成试点县为契机,聚焦“护林”重点,增长“护绿”数量,提升“增绿”质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力争取得新成效。
- 昵称:
- 记者
- 内容:
- 环千鹭湖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试验区“五朵金花”建设是武平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水秀林美村庄净,人和业兴思想新”美丽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请问蓝开金局长,我们建设的初衷是什么?具体的举措是什么?
- 回复内容:
- 好的,感谢你的提问!我们建设的初衷是:近年来,武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保护好绿水青山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在保护好“青山”方面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环千鹭湖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试验区是武平县传承弘扬“林改经验”,在保护好“绿水”方面新尝试,着力探索建设武平林改升级版的水秀“试验田”。试验区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落实省委“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和市委“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的总体要求,以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着力打造“主客共享、舒适温暖”的宜居地,旅居武平的核心区。 具体的举措:概括为“精、活、实”三个字。一是坚持“精”的理念抓项目。在资金上精打细算。在资金上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强化项目策划,并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策划2023—2025年项目63个。“古韵中山・润泽移民”移民后扶示范区项目通过竞争性答辩脱颖而出,获得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2295万元。在项目上精雕细琢。明确每个项目责任人、完成时限、工作标准、考核办法,动员年轻干部30多人报名参加重点项目建设,清单化压茬式推进,确保项目精准高效实施。策划2023—2025年实施子项目63个,总投资额9.76亿元,截至目前,开工44个,完工24个,完成投资额4.57亿元。在效益上精益求精。优化资金投向,向全产业链发展、产业集聚发展、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倾斜,项目库中产业项目占比57%(36个占63个)。如,阳民村创新“农旅融合市场主体+集体经济+产业链建设”的模式,近年来投入农文旅融合项目16个2129万元,预计可增加村财20万元。二是运用“活”的思维促振兴。首先是工作思路“活”。突出“3个坚持”,做好“3个植入”,实现“3大转变”的“333”乡村振兴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武平乡村振兴“实践地”“样板村”,做到“一村一规划”“村村有特色”。其次是培育产业“活”。以做强一产、培优二产、激活三产为目标,促进产业接二连三。试验区内种植百香果、紫灵芝、盘菜等5800多亩,培育田甜、优轩等精深加工企业5家,“水墨阳民”农文旅融合人才驿站1个,带动全产业链超1000人就业。再一个是文旅融合“活”。依托“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千鹭湖 4A 级景区,以骑游步道为轴线,中山河两岸为两翼,挖掘中山历史文化名镇、百家大院、丹井温泉等资源,做好“生态游、骑游、文旅游、康养游”文章。2024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预计实现文化产值25亿元。三是深化“实”的举措惠民生。在抓村庄环境整治方面,每年投入150多万元用于保洁工作,深入开展清洁家园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实行水陆保洁一体化。在抓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加快补齐试验区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有序推进树德桥改建工程,千鹭湖西大门至阳民段、太平至中山大桥道路连接线实现“白改黑”,极大方便群众出行。在抓公共服务改善方面,稳步提升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保障水平,新建成公益性骨灰堂、日间照料中心和长者食堂、幸福院等,投入532万元用于试验区特困人员供养和城乡低保救助。
- 昵称:
- 记者
- 内容:
- 今年6月,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等工作南平现场会上武平就打造县域重点产业链做典型交流发言,请问李开东局长,在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方面武平县有哪些经验做法?
- 回复内容:
- 好的,感谢你对武平县域重点产业的关心关注!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武平县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情况。 近年来,武平县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以及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连的优势,2019年正式把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原则,聚焦平板显示、LED显示与照明、印刷电路板三大板块,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显产业集聚区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 接下来,我来谈一谈武平县新显首位产业发展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由优到聚、由聚成势的几点体会。 一是通过精准化招引,实现“从无到有”。坚持高位谋划。成立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指挥部和产业发展研究院,聘请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等17位专家学者为智库专家,编制《武平县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规划》。健全招商机制。每年集中攻坚十个新型显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修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契合武平发展方向的新型显示高质量项目。 二是通过多维度培育,实现“从有到优”在“建链”上,注重发挥专家智库咨询作用、专班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不贪大求洋,追求“小而好”;在“补链”上,盯紧目标企业,补充式、填空式引进上中下游企业;在“强链”上,积极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生态合作关系,增强与行业头部的“协同粘性”等待机会。目前,新显规上工业企业4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瞪羚”企业6家。 三是通过系统化建设,实现“由优到聚”。我们打造产业聚集地,建设新显产业园,引导县内配套产业深化合作,促成70多家县内企业相互配套,提高区域配套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我们集约物流资源,建设物流产业园,培育深圳、东莞、福厦泉等6条物流专线和8家规上物流企业,货运成本降低30%—40%。我们提升集成服务,建设多功能新型显示检测中心,建成全国首个县级“新显产业大脑”。 四是通过全方位保障,实现“由聚成势”。针对新显产业高技术、高资本的特性,建成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让企业“拎包”入驻。针对新显产业账期长的特性,设立产业基金,推出应收账款质押担保等措施。针对疫情后订单多利润薄的波动问题,开展“供需赋能 助企强链”供需对接“手拉手”和“跑市场抢订单”系列活动。 下一步,武平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周祖翼书记来武平调研关于“打造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武平示范”指示精神,坚持发展新显首位产业不动摇,逐步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光学材料—显示面板—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的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